返回列表

没钱了?造车新势力正在过冬

  2024年,汽车价格战轰轰烈烈,造车新势力赛道腥风血雨,行业洗牌一瞬之间。

  哪吒汽车两年前还是销量第一的新势力企业,现在陷入经营困境,宣布重心转向海外;极越汽车是背靠大企业的初创公司,也难躲过欠款欠薪的噩梦;高合汽车算得上团队背景显赫、产品高举高打,但是“停工停产六个月”后就再没复原。

  新势力造车如今已十年,有企业的月销量已经突破5万辆,盈利开始转正;有企业的年销量还不到5万辆,深陷亏损泥潭。

  如果说造车是一场马拉松比赛,有人领头,也有人日渐掉队。业内关于“未来头部玩家不超过五个”的预言逐渐变成现实,造车日益变成孤独者的游戏,销量、盈利和毛利等指标成为决定性砝码。

  蔚来创始人李斌感慨,新势力和传统企业在进行拉锯战。新进入者要站稳脚跟,传统企业要保住份额,因此,这两三年竞争将异常激烈。

  新旧势力的竞争、技术路线的竞争、市场份额的竞争逐渐白热化,而关键的2025年即将来临,谁能从市场中找到更多的钱,谁才能继续留在牌桌上。

  高合:拉长的六个月

  自2024年2月以后,高合汽车再也没走出停摆的“六个月”。

  2月18日,高合汽车召开内部会议,称即日起停工停产六个月。彼时创始人丁磊反思现状,称高合还有三个月抢救期,要“拼尽一切努力,把这个公司救活”。

  大厦倾覆从不在一瞬间。早在1月,该公司就被爆“因拖欠货款,供应商停止供货”。那段时间,部分消费者向《财经》反映:高合汽车出现订单无法按时履行、交付周期大幅延长的情况,甚至有消费者遭遇客服失联、无法得知交付计划等问题。消费者对高合汽车已经难以投入信任。

  与此同时,高合开始缩减线下门店: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已经陆续关闭了广州、成都、北京多家一线核心商圈门店,还拖欠租金、水电,颓势尽显。

  同为高端豪华新能源品牌,仓皇的高合,与隔壁辉煌的理想、问界,形成鲜明对比。

  2017年12月,高合汽车母公司华人运通正式成立并投入运营。诞生之初,高合汽车也算背景显赫,第一款产品HiPhi X走豪华路线,售价高达80万元,凭借别具一格的外观设计,多次成为“50万元以上豪华纯电市场”这一细分领域的月度销冠。

  但售价高意味着规模小,高合迟迟没有推出走量车型来维持销售规模,新产品的推出节奏也不算快。

  2019年7月,高合第一款产品HiPhi X发布,2021年5月正式交付,价格区间在57万-80万元之间;2021年11月,第二款产品HiPhi Z发布,2022年12月正式交付,售价在61万-63万元之间。

  到了2023年4月,作为承担销量提升重任的车型,高合Hiphi Y终于亮相,并于8月开始交付,价格区间为34万-45万元。

  然而,在这个市场,Hiphi Y面临着来自蔚来、小鹏、极氪等同价位新车型的竞争压力。蔚来有换电、小鹏有自动驾驶、极氪有用户生态,而除了外形,高合似乎拿不出差异化的产品内核去吸引消费者,销量表现不佳。

  2021年至2022年,高合汽车的年销量分别为4237辆和4349辆。到2023年,伴随Hiphi Y上市,高合汽车的年销量上涨到8681辆。然而,与同样定位于高端市场的理想汽车相比,其年销量尚不及其单月的销量水平。

  在此基础上,营收受到影响,现金流愈发紧张。

  高合并未公开进行过大额融资。丁磊曾对外表示,公司有来自美国的原始资本,还有政府投资。据网易清流工作室调查,高合汽车早期借助与嘉实财富的合资基金同江苏盐城政府构建合作关系,还曾获得青岛方面的国有资金注入,两家青岛地方国企联合莱西市政府,为华人运通造车项目提供超50亿元资金及生产工厂。

  2022年左右,华人运通曾有计划冲刺港股和美股IPO(首次公开募股),但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到了2023年,有消息称,沙特投资部将与华人运通签订一份价值5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0亿元)的协议,但因双方分歧,这笔投资并未到账。

  如今,距那次内部会议已经过去十个月,宣布停摆后,高合的销售团队几乎全部解散,但高合沉寂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求出路。

  2024年5月10日,高合汽车母公司华人运通与汽车投资咨询平台iAuto,在香港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高合汽车拟获10亿美元投资,准备恢复生产,做中国第一个重组的车企。但后续没有相关消息。

  面对即将破产的困境,高合选择了“预重整”的方式来探索新可能。7月1日,高合向法院提出了预重整申请,并于8月8日获得法院立案受理。在法院的指导和监督下,高合可以通过预先的重整准备工作,协商解决债务问题,形成再生方案,挽救困境中的企业。

  不过,融资过程漫长艰难,一切仍悬而未决。停摆的日子从六个月变成十个月,高合的时间还经得起拉长吗?

  哪吒:消失的CEO

  CEO(首席执行官)去哪了?这是2024年冬天大家对哪吒汽车问得最多的问题。

  原本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极为活跃的哪吒汽车CEO张勇,自10月14日后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没有再发布任何动态。

  直至12月6日,哪吒汽车创始人方运舟发布一封对内部员工的全员信,全员信长达2000多字,回顾了哪吒过去十年的创业经历,也间接回应了公司近期的各种动荡波折。信中宣布,公司CEO由方运舟兼任,张勇转任公司顾问。

  尽管未来艰难,但方运舟的文字依然“热血”,他提出一系列改革举措,仍在继续展望,希望哪吒汽车能“浴火重生,走向海外”,完成二次创业

  高层“巨震”的同时,哪吒汽车因为拖欠多家供应商近亿万元货款被告上法庭,同时陷入裁员欠薪等大量争议。

  2024年2月,就有网友爆料哪吒汽车拖欠公积金及年终奖;10月15日,正值哪吒汽车成立十周年纪念日前夕,又有员工在网上发帖称公司未能按时发放工资,次日公司回应,因薪资架构调整导致发薪缓慢。但紧接着,各部门员工就收到了10月29日起降薪的通知。

  11月7日,哪吒汽车又传出大规模裁员的消息,裁员比例最高或达到70%,累计波及2000名员工。随后有内部人士否认该比例,但承认存在人员调整。

  车市瞬息万变——谁能想到,从万千光芒加身的销量冠军、明星车企,到如今资金链上的深陷困局、舆论场中的争议缠身,仅仅过去了两年?

  长期以来,不同于其他新势力企业高举高打卖中高端电动车,哪吒以10万元入门级、大众化电动车为卖点,力求“农村包围城市”,以价换量。这一策略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2022年是哪吒汽车的高光时刻。那一年,依靠低价小车哪吒U和哪吒V两款产品,哪吒汽车累计销量达到15.21万辆,同比增长118%,力压蔚小理,一举摘下造车新势力销冠。

  这样耀眼的业绩没有持续。取得一定阶段性成功后,哪吒汽车希望品牌向上,推出新产品如哪吒S、哪吒GT,想要冲击高端市场,但产品市场表现平淡。

  不成功的转型,即刻便展现在销量上。2023年,哪吒汽车全年销量约12.75万辆,同比下滑16.16%;2024年前三季度,累计新车交付量为8.59万辆,相比去年同期下滑12.13%,离张勇曾提到的“2025年销量超过50万辆”的目标显得遥远。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蓬勃发展的趋势下,哪吒汽车销量表现不尽如人意,与其自身的经营管理不善不可分割。方运舟承认,在战略、组织、管理体系中暴露的一系列问题,让这个本就资源有限、容错率相对较小的公司危如累卵。

  除了后继乏力的销量,哪吒汽车连年冲击IPO不成,造血能力的缺乏也不利于公司后续发展。

  缺钱是个大问题。早在2020年7月,哪吒汽车就曾积极推进多轮融资计划,目标直指科创板,并计划在2021年完成上市,但受困于资本环境的变化,IPO进程几经搁置。直至2024年6月26日,哪吒汽车品牌所属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才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IPO上市。

  自2017年以来,背靠桐乡市、宜春市和南宁市三地国有资本以及360、宁德时代两大股东,哪吒汽车的母公司合众新能源已完成十轮融资,融资总额达228.44亿元,但仅2021年至2023年三年间,哪吒汽车累计净亏损就超过了180亿元。

  这个从逆境中崛起的新势力品牌,似乎再无力大喊“我命由我不由天”。

  而不管其真实原因如何,架构的调整、张勇的下台,都是哪吒汽车与旧时割席,重振旗鼓的一次自救,也是公司高层对内部员工、对广大车主的重要表态。

  按照方运舟在全员信里的说法——“创业十年的哪吒汽车正站在凤凰涅槃的十字路口”。

  中国市场的竞争太激烈,哪吒决定将重心放在海外,希望未来2年-3年内实现销量一半在国内、一半在海外。

  目的地是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张勇曾公开表示,经过两年的开拓,2023年哪吒在东南亚市场的销量是1.3万辆,位居新能源榜的第三位,占据10.5%的市场份额,2024年海外市场具备加速前进的基础。

  极越:愤怒围堵的员工

  2024年12月11日,寒潮袭入极越汽车上海总部。当天中午员工还在讨论需求、讨论下一个版本迭代的同时,关于公司即将解散的消息在蔓延。

  极越员工告诉《财经》,当时看到这个消息时还以为是一场营销,没想到一顿午饭的工夫,一切都成真。

  12月11日下午,一个名为“创业2.0”的会议邀请推送了全员。16时许,公司首席执行官夏一平出现在会议屏幕里,直言公司面临现金流困难,正与股东协商对策。11月社保无法发放。

  短短十分钟,线上会议结束,留下一脸惊诧的员工。极越的员工们怎么也想不到,上一秒还在认真工作,下一秒就天降噩耗。很多部门领导也并不知道事情何以至此,要求人力资源部门来作出相应解释。

  根据内部员工的说法,在所谓的2.0阶段,公司将只保留少数员工用以维持公司最低限度的运营,他们需要“自费上班”,等公司有钱了再进行工资社保的补发;离职员工的赔偿也无法承诺一定发放。

  另一边,夏一平被员工围堵,质问声此起彼伏,上千双愤怒的眼和手机摄像头一齐,聚焦在这位首席执行官身上,现场有人喊话让夏一平交出护照。嘈杂混乱中,他背后的大字醒目——“中国智能汽车史上,必将拥有每个极越人的名字”。

  12月12日,员工聚集在公司,要求夏一平给出说法,并选出了员工代表。夏一平将自己锁在了需要特殊权限才能进入的办公室内,门口有保安为其站岗。其间夏一平短暂外出,员工代表陪同。

  12月13日,经过一天一夜的谈判与沟通,极越股东方吉利和百度发出联合声明,将积极协助集度管理层妥善处理相关事宜;第一时间解决员工社保缴纳、离职员工补偿问题;维护用户车辆正常使用、售后和维修保养;推进其他事宜的合理合法解决。吉利和百度内部已在12日晚间走完转账流程,为极越员工缴纳11月社保

  《财经》获悉,截至12月20日发稿,上海公司、北京公司、武汉公司、浙江公司11月社保公积金个税缴纳完毕,其他城市公司也陆续完成缴纳。

  12月13日晚8时,员工代表与夏一平启动有关12月薪资社保公积金谈判。历时20多个小时,仍没有得出双方都可以接受的结果。

  12月19日下午,补偿方案正式出台。百度和吉利作为股东方,在相关部门指导和见证下,建立监管共管账户,帮助极越垫付2025年1月20日之前的工资和经济补偿。经济补偿为“N+1”,工资结算至2024年12月20日,社保公积金缴纳至2024年12月;对处于孕期、产期、哺乳期、工伤医疗期的员工,原则上保留工作岗位。

  极越“闪崩”背后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投资逻辑的变化——粗放式的投资撒网走向精细化的运营。

  作为百度和吉利控股集团联合打造的造车企业,同时拥有人工智能公司和老牌整车企业的优良基因,成立于2021年3月的极越,承载着各方的殷切期待,想做中国智能汽车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亮丽的背景没有带来足够的销量。2024年前11个月的交付量是1.4万多辆,月均约1300辆,全年销量尚不及头部新势力企业的单月销量。尽管8月至11月期间,极越月度交付量分别达到了2117辆、2605辆、3107辆和2485辆,呈现上升趋势,但与头部企业2万以上月销量相比,仍显得不够。

  没有销量就没有能力自我造血,没有造血能力只能依靠背后的资本,当出现资金问题时,两大股东却没有站出来输血救急。2024年9月吉利控股发布《台州宣言》后步入战略转型新阶段,极氪和领克都要整合以避免资源浪费,无暇顾及极越;而据内部员工分析,出于某种信任危机百度所谓“All in”不过是表面说辞。

  有媒体报道称,原本计划极越2024年下半年会有一笔30亿元的融资到账,然而百度在进行调查后,因发现极越存在高达70亿元的财务窟窿,决定不再继续投入。极越汽车的资金链彻底断裂,难以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行。

  “勤奋却不善管理”的CEO夏一平宣布为今天的极越负责。此前,他过于倚仗互联网思维,频繁现身直播间做“网红CEO”,将大量精力投入市场营销中,却忽视了融资和战略规划等核心问题。

  在12月16日发布的长文中,夏一平称他未料到资金问题的严重性、误判了监管风险、过度关注微观管理、低估了造车的难度、忽略了岗位与人才的真正匹配度,一切“都是我的错”。

  谁不盈利,谁就看不到明天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合、哪吒和极越,或许难以走出2024年的寒冬。而新势力赛道上仅存的玩家,也驮着巨大压力,准备迎接2025年又一轮的挑战。

  《财经》挑选了16个主流新势力品牌,针对其整体销量表现、盈利水平以及销量目标达成状况展开了对比分析。

  2024年1月-11月,各大新势力品牌间销量数据两极分化较大,理想以44.20万辆的成绩领跑一众新势力品牌,最高月销5万辆,问界和零跑紧随其后,月平均销量均超2万辆,销售形势较乐观。

  而哪吒、岚图、极狐、阿维塔、智己、极越和创维月平均销量低于1万辆,销量压力较大,其中极越和创维总销量刚突破1万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境堪忧。

  年关将至,众多品牌中仅有零跑和小米提前完成年度目标。11月18日晚,雷军宣布小米汽车完成10万辆新车交付目标,并将2024年全年交付目标提高至13万辆,冲刺势头强劲;与之相反,哪吒、阿维塔和创维的年度目标分别仅完成31%、28%和23%,腾势、哪吒和创维相比去年同期销量缩水。

  在经营方面,亏损是业内车企普遍面临的现实,但随着销量逐渐稳定,大多车企的亏损状况正在改善。2024年三季度,小鹏、零跑、极氪净亏损均同比收窄,分别为18.08亿元、6.90亿元、11.39亿元,环比分别减亏53.50%、30.30%、37.00%。

  其中环比亏损收窄最高的是小鹏。依靠低价小车MONA M03,11月,小鹏单月销量突破3万辆,同比增长54%,超出市场预期。这个售价区间在11.98万-

  15.58万元的车型,占据当月总销量的近40%。但硬币的另一面是,小鹏汽车单车均价开始下滑,平价车型可能会给这个定位中高端电动智能市场的品牌带来一定影响。

  而谈到亏损,就避不开著名的“吞金兽”蔚来,最新一个季度的亏损还在扩大。

  2024年三季度,蔚来营收186.74亿元,同比下降2.06%;净亏损50.60亿元,亏损幅度同比扩大11%。粗略统计,自2014年成立至今,蔚来累计亏损已破千亿元。而在高投入下,它们的销量增速却算不上快,2024年前11个月的交付是19.08万辆,同比增长34.4%。

  销量的拉升、毛利水平的改善是蔚来的当务之急。面向2025年,李斌立下军令状:2025年销量翻倍,2026年实现盈利。他的自信来源于蔚来的三品牌战略,新亮相的乐道和萤火虫品牌会助力蔚来覆盖不同价格档位,其中主打20万-30万元市场的乐道将成为扛大旗的品牌,月均销量将达到2万辆。

  目前新势力销量排名第一的是理想汽车,它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中首个销量突破百万的车企,最高月销量过5万辆,自我造血能力较强。

  2024年三季度,理想汽车实现营收428.74亿元,同比增长23.60%,创下历史新高;净利润达到28亿元,连续八个季度盈利。理想旗下有L7、L8、L9以及MEGA四款车型,覆盖了25万元至50万元的价格区间,面向家庭用车市场,仅仅用了58个月,就实现了从零到百万的突破。

  但把11月销量单拎出来看,理想汽车共交付新车48740辆,同比增长18.80%,环比下滑5.30%。多次下调全年销量目标后,理想正向着50万辆的全年销量目标奋力冲刺。随着问界、零跑和小鹏等越来越多的车企加入增程式电动车的大军,理想的2025年也面临挑战。

  新势力销量的亚军和季军分别是问界和零跑。据鸿蒙智行官方数据,问界M7在2024年累计交付量突破19万辆,在中国新势力车型中占据榜首,朝着交付20万辆的目标发起冲击。零跑11月单月销量达到4.02万辆,同比增长117%,这一成绩刷新单月销售纪录,还使其提前完成了年度销售目标。

  一时领先不代表永远领先,一时落后也不代表永远落后。新势力车企的未来在哪里?谁都不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1月-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5.60%,其中插电混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85.20%,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5%。插电式混动汽车的增速高于纯电动汽车。加之理想的成功令人艳羡,很多新能源车企纷纷转投插电混动或增程混动。

  纯电赛道并没有失去吸引力。2025年,理想将推出纯电新车,积极布局纯电动车市场,希望两年内跻身纯电高端产品第一梯队;而李斌也多次强调,蔚来在国内坚决不会做增程和插混,会坚持纯电路线。

  中国之外,还有一片广阔的蓝海。国内市场走不通的车企,纷纷把目光放到海外市场

  对于国外消费者而言,所有来自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谁都没有明显的先发优势,比如哪吒汽车东南亚就建立了一定的竞争力,此外,零跑、小鹏和蔚来等企业也开始在全球市场布局,积极寻求第二增长点。

  新势力造车将踏入第二个十年。

  这一次,希望前方是个好未来

  • 用户注册

    扫码注册或下载尊嘉金融App注册
  • 极速开户

    2分钟填写开户信息,即时开户成功
  • 0佣交易

    随时随地开启港美A股0佣金交易

1个账户、1笔资金
0佣金买卖港股、美股、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