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大盘回顾 上周市场5个交易日过去之后,除了周一微涨之外,其他的四个交易日,股指的运行图基本上是横着的。另外股指在去年双十二前期的跳空缺口位置,必然会形成巨大的压力,而本周市场的高点刚好落在了跳空缺口的位置。上周中热点板块比较稀少,具有连续性表现的并不多,主要集中在国资委改革方面,上海的国资委改革表现比较明显,而深圳、湖南等地区的国资委改革也是有所异动,另外还包括券商、银行等板块中的次新股、丝绸之路板块中的部分个股惯性冲高等等。 周末突发两大消息 上周末发生的重要财经资讯,小编为您摘录如下: 央行70次提到了这个词 2月17日晚央行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在这份大约3万字的报告里,70次提到了“风险”,16次提到了“泡沫”,这向大家传递了重要的政策信号! 报告中,央行指出了可能存在风险的地方:加强对企业债务风险、银行资产质量和流动性变化情况、股票市场异常波动、保险资金运用、房地产泡沫风险、互联网金融、跨境资金流动、跨行业跨市场风险等领域的风险监测分析。 具体举措是: 1、继续做好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风险压力测试,及时提示风险,完善应对预案。2、防止资金“脱实向虚”、“以钱炒钱”以及不合理的加杠杆行为,引导资金支持实体经济。 此外,央行还重申了一个鹰派观点:“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证监会调整再融资规则 证监会周末出台再融资新规,力度较大,动了一大批既得利益者的奶酪,影响深远,被业内评为近十年来资本市场领域最重磅的改革! 新规内容主要有三条:前两条“融资额度上限设定为总股本的20%,两次定增间隔不小于18个月”,降低圈钱总量频率;而把“定增价格改为市场化定价”这条,直接终结了定增“稳赚不赔”的套利模式,降低了各方做定增的冲动,市场整体的再融资规模必然大幅下降。 不得不说,之前证监会的定增制度,是有明显漏洞的!但长期以来,上市公司大股东,券商,财务顾问,会计师事务所,律所,其它资产掮客,跑交易所的掮客,跑证监会的掮客,证监会内部的管理者……一层一层,利益集团早就捆绑在一起,利用规则的漏洞拼命捞钱,将股市里的韭菜们当成傻瓜提款机。 这种变态的情况,现在必须结束了!骗我可以,但要注意次数;收割散户没问题,但要注意姿势,吃相不能太难看!这届证监会充满正能量,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很有魄力,敢啃硬骨头,定增这一股市最大的“抽血机”终于被拧紧,总体来说,长期而言,未来新增套现筹码变少,对二级市场绝对是重大利好! 再融资新政的影响几何? 上个周末,市场上的一件大事就是证监会规范上市公司再融资,调整了再融资的规则。再融资新政究竟对A股有何影响呢? 1 为A股市场带来了新的短期利好因素 新规主要针对再融资规模、再融资频率、资产状况、发行定价四方面做出新的规范。 第一,限制了再融资规模——上市公司申请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拟发行的股份数量不得超过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20%; 第二,限制了再融资的频率——再融资发行的董事会决议日距离前次募集资金到位日不得少于18个月(除可转债、优先股和创业板小额快速融资); 2 降低上市公司再融资的能力 有效控制过度融资,减少股市抽血担忧 第三,对资产状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杜绝企业明明有闲置资金仍然要再融资的行为——非金融企业如果要再融资,最近一期末不得存在持有金额较大、期限较长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借予他人款项、委托理财等财务性投资的情形; 3 限制非必要性融资,又能引导资金脱虚向实 第四,优化了定价机制——取消了将董事会决议公告日、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日作为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定价基准日的规定,明确定价基准日只能为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期的首日。 4 削减了“锁价”折扣部分的收益 降低了定向增发参与方的预期收益率。明显降低大小非的解禁减持套利空间,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利空两类股: 深圳一位私募人士向媒体记者表示,券商股业务因此受到影响,此前因为股指期货恢复较高杠杆而炒作起来,再融资业务受到影响,估计近日券商板块需要回调;不少新股上时候,因为IPO融资金额和估值较低,都会尽快寻求二次融资,然而新规打断了这种可能性; 次新股炒作很可能因此降温; 壳资源同样是利空对象; 而依靠内生增长的龙头企业,现金流比较充足的话,可望吸引更多的资金关注。 不过也有部分买方市场人士称,券商股再融资业务受影响很有限,毕竟很多占收入比例不算大,券商本身融资压力减少,其实对板块也是利好,相关规定对板块影响还是比较中性,券商就算在A股无法融资,也可以在港股市场进行,如果未来有券商要上H股,估计A股也会有相应炒作“呐喊助威”。 兴业证券策略分析师王德伦认为,再融资新规后, “壳”资源股和缺乏内生增长、单纯依赖外延并购的“伪”成长这两个板块受冲击最大: 新规之后,借壳上市难度加大,IPO提速直接使优质资产通过借壳实现上市的必要性下降。过去几年的并购大潮中,部分中小创公司内生乏善可陈,但利用其估值溢价通过不断并购实现外延增长,再融资监管趋严下,这类“伪”成长的逻辑被破坏。(第一财经网) A股市场也少了一个“牛市因子” 通过再融资实施兼并收购、资产注入等“提质增效”的行为在过去本身也是牛市的助推器(尤其是创业板)。 一方面,再融资作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手段,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能完全视其为负面因素; 另一方面,其实每次牛市阶段,都伴随着再融资规模的明显提升,因为再融资本身也是一个重要的“牛市因子”——首先,很多企业通过再融资实施兼并收购或资产注入,可以帮助提升公司竞争力和股票价值,有利于吸引场外资金;其次,在某些情况下,公司大股东或管理层能通过再融资获得一定的利益,这样就提升了他们加强公司治理的积极性。 但随着再融资政策的收紧,以上“牛市因子”也会因此而消失(尤其对于并购重组较多的创业板来说,这意味着驱动其13-15年大牛市的一个核心因素彻底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