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为期6天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圆满落幕。本届航展上,首次亮相的中国歼-20战机给人留下了令人难忘的印象,引发了中外媒体的集中关注报道。另外运-20、歼-10B、轰-6K、空警-500、武直-10K等主力战机也与观众零距离接触,长剑、鹰击、红旗等导弹家族也得到了系列化呈现,再到翼龙无人机等新型装备的集体亮相,这些种类齐全、体系完整的主战装备,展现了中国军队多层次空防于一体的空战体系。而军用航空航天技术代表着一个国家航空航天技术的最高水准,因此歼-20等新型号战机的亮相对中国具有重大意义,代表整个军工科研水平和基础材料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由这次航展可以看到,经过前期10到15年的科研投入,中国航空装备已进入丰收期,这种集中“爆发”未来可能还会持续十多年时间。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航展在展馆面积、展出规模、展销总额上再创历史新高,也充分显示出中国航空航天产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和日益增强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军工产业此前长期在计划体制下发展,基本是一个封闭不透明的系统,很多投资者对于军工行业的投资不得其法,然而这几年中国军工行业正迎来历史性变革,这一变革不仅体现在武器装备的研发和投入上,同时也体现为军队体制编制、军民融合、军工科研院所改制等一系列变革中。举例来说,这次珠海航展中国空军有60多个型号900多件武器装备参展,其中很多都是首次亮相的新武器装备,显示未来武器装备的科技化升级空间巨大。而在一系列改革创新的推动下,军民融合的全新格局已经展开,从2012年7月国防科工局、总装备部联合印发了《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实施意见》,首次采用公开招标等方式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竞争。到2015年,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很多民参军的企业开始积极进入军工行业,整个民参军呈现出加快发展良好态势,反映到二级市场就是近期并购重组的标的军工企业数量开始明显增加。同时考虑到军工企业所特有的技术溢出效应,未来军工企业有望在更广阔的民用市场进行技术和市场扩张。这一点可以参考美国的案例:波音公司在C-135军用运输机的平台基础上发展出了波音707飞机;雷神公司主要产品“警惕之鹰”机场保护系统用于战时机场的保护,后续也应用于平时机场的安检、反恐等方面。总结来说,市场化的改革必将为军工行业打开全新的格局,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军工行业和一般的商业模式不同,具备一些独特的因素,比如下游客户高度集中,产品和技术应用范围特殊等,这些因素共同决定军工行业的进入和退出都有极高的壁垒,因此相关企业能享受高毛利率和高垄断性的红利。观察美国军工行业和军工企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借助新武器量产和高垄断性带来的高盈利水平,2000年至2016年以来美国军工行业指数及几大军工企业大幅跑赢了标普500指数和道琼斯指数。举例来说洛克希德马丁从1999年到2015年的收入增幅和同期的美国军费增幅基本相当,但F22和F35等新武器的量产使得公司净利率大幅提升,成为公司净利润增长最大的贡献力量。由此可以看到,在军费增速不高的背景下,过去几年美国军工股依然具备不错的投资价值。
相比美国,我国国防开支未来增速(8%左右)仍显著高于美国2000年以来的国防开支增速,同时随着大量高科技新武器的批量化装备,军工体制的改革、军民融合等新政策的贯彻,势必带来军工板块的较大投资机会,值得重点关注。
(原标题:珠海航展展现未来军工行业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