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末,研究机构普遍认为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将加速下滑。2016年三个季度过去了,中国经济稳稳地站在6.7%的位置,未出现进一步下滑,且一些宏观指标如PMI、PPI、企业利润等都指向经济有好转的迹象。
但经济运行中问题仍不少。10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时指出,要“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
2016年中国经济趋稳的背后原因是什么?2017年会是怎样一个走势?后续宏观调控政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结合起来?11月30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海通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明年房地产投资或负增长
《21世纪》:今年经济运行好于预期原因在哪里?你对于明年走势怎么判断?
李迅雷:今年经济走势好于预期,因为我们投入很高。今年财政支出规模巨大,财政赤字空前,表现在基建投资增速在前10个月接近20%;另外,通过国家信用扩张,国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22%。
从这两方面可以看出,经济增长原因,一是投资,二是靠政府、靠国企——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表现在整个社会杠杆水平大幅上升,政府、国企、居民三个部门都在加杠杆。
明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预计经济增速在6.3%-6.5%左右。今年靠这么大量投入,才维持L型增长,明年投入量不会这么大。房地产的调控,降低居民杠杆率等,会影响到明年房地产投资,预计明年房地产投资会是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会回落,总体上明年经济增长压力比较大。
美联储12月份可能加息,明年也可能继续加息,会使得人民币贬值压力增大,民间投资意愿下降。加之随着中国市场利率上行,明年贷款规模、增速都会下降,财政、金融支持经济增长力度会减弱。货币政策可能偏紧
《21世纪》:中国潜在经济增速大致是多少?明年经济下行压力大,是否会有相关稳增长政策出台?
李迅雷:中国潜在增速肯定低于现在的实际增速,低于6.7%。如果中国潜在增速高的话,就不用政府大量投入。
明年政策安排上仍然会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今年实际的财政赤字很大,这里不是指财政部公布狭义的赤字率3%,而是广义财政赤字,包括专项债券、发改委的专项基金、PPP公共投资部分、产业引导基金等。
2017年积极财政政策,可以提高名义赤字率,就是财政部狭义口径的赤字率,可以从3%提高到4%。但是,宽口径的财政赤字率进一步提高,是有困难的。一方面,中央政府反复表示,对地方政府债务不承担偿还责任,这对地方政府是一种约束;另一方面,政府不可能持续投入,当前隐性债务规模已经很大。
《21世纪》:货币政策方面呢?三季度中央说要防止资产泡沫,那么你对明年货币政策走向和调控注意事项有什么看法?
李迅雷:今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比较宽松,跟经济下行力度比较大有关;二季度货币政策开始收紧,属于宽紧适度的状态;三季度,9月份之后市场利率水平比较高——今年总体上流动性比较充裕,市场利率水平高开低走。
2017年货币政策可能会偏紧,因为人民币有贬值压力,如果货币政策过于宽松,会导致人民币汇率压力更大。所以,明年可能不会降准降息。推进理顺央地关系
《21世纪》:明年加大财政赤字率,对后续政府债务规模是否担心?增加的赤字,是更多用于减税,还是增加政府支出?
李迅雷:对于我国政府债务并不担心,当前政府债务占GDP比重在40%左右,政府债务规模还可以提高到占GDP60%的水平。
财政政策方面,减税或增支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推进财政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财税改革,时间过去三年,一些重要财税改革还没有推进,关键要理顺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和财权之间的关系。央地关系不理顺,二者就容易相互扯皮,对于效益提高都会有影响。
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要统一,分税制已经有多年没有改革,产生了很多弊端,接下来要进一步完善分税制。当前分税制层级过多,要减少层级。
央地之间职权不分、互相扯皮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土地财政”,今年部分城市房价暴涨,就跟土地财政有很大关系。如果地方财权和事权不统一,地方政府要通过卖地、发展房地产,来刺激经济,这会带来新的产能过剩。基建稳增长仍有空间
《21世纪》:今年三季度新增就业人口1067万人,提前完成全年1000万就业目标。如何看待当前就业形势,就业是否值得担忧?
李迅雷:近年,我国就业任务一直是提前完成,因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在减少,农业转移人口增速在下降,所以就业不会太差,只是出现部分大学生就业满意度不高的现象。总体上看,就业形势比较好。
当前,国家鼓励创新创业,也能解决就业问题,因为中国90%的就业是靠中小企业解决的。但到2018年之后,就业问题可能会凸显出来。因为2017年中国经济会比较平稳,但到2018年之后,经济增长动力可能会下降。
《21世纪》:既然就业稳定,2017年是否有必要出台大力度稳增长政策?按照规划,2020年要实现GDP翻一番,这就要求“十三五”期间年均经济保持6.5%的增长,这个目标是否偏高?
李迅雷:明年增长目标没有必要设定那么高。年度间经济增速会有波动,今年降低一点,明年可能会高一些。
中国经济放缓是符合规律,也是正常现象,要强行把经济拉到高位,要付出比较大的代价。明年如果房地产下行,经济增速大幅下降,国家层面可能不能容忍。所以,明年基建投资还是会加大力度。今年基建投入比较大,基建还会持续投入,因为基建投入周期不是一年,是会持续好几年。比如当前二线城市开始修地铁,修地铁就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所以基建投资的空间还存在。改革第一,GDP增速其次
《21世纪》:中央反复强调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在更重要的位置,这一块明年要做什么工作?
李迅雷:还是要推进改革。首先,大家对GDP的理解有一定的偏差,成功转型的国家都经历了GDP大幅回落,比如德国、韩国、日本等,经济要转型成功,需要付出部分代价,比如对经济过高增速的追求。当前,改革应该放在更重要的位置,GDP增速其次。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稳定,对经济增速的预期可以下调一些。
目前急需推进的改革,包括行政体制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就是要简政放权,更多交给市场。财税体制改革,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理顺,推动以家庭为单位的个税改革,还有土地流转体制改革也不能再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