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次新股板块一改此前沉寂之态,多只次新股纷纷冲上涨停板。而同样作为次新股的华友钴业(603799,收盘价22.29元)则因2015年亏损,表现多少有些尴尬。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在主板上市的公司,华友钴业上市首年业绩变脸有可能触及了监管红线。
上市首年现亏损
华友钴业此前发布2015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29亿元,同比下降7.44%,实现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减少269.22%。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5年上半年时,上市公司尚可勉力实现盈利。根据半年报披露,公司净利润虽同比大幅下滑近80%,但仍然实现1420.7万元的净利润。不过,在三季报时公司前三季度已亏损2884.88万元。
按照前后披露的数据来对比,华友钴业在去年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出现大幅亏损,第四季度的亏损额在2亿元左右。
作为2015年1月上市的公司,在上市首年出现业绩变脸确实引人关注。而根据年报信息,钴、镍、铜等大宗商品2015年的价格下挫成为公司业绩下滑的重要原因。
而这一风险,在华友钴业此前的招股说明书中就曾明确提及,如“若未来钴、铜金属(包括镍金属)价格大幅波动或下滑,将导致公司营业收入、毛利等财务指标大幅波动或下滑,甚至可能需对公司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计提大额跌价准备或资产减值准备,从而大幅减少公司盈利。”
业绩变脸触红线
而作为在主板上市的次新股,华友钴业的业绩变脸并没有那么简单。
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第72条的规定,发行人在持续督导期间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国证监会可根据情节轻重,自确认之日起3个月到12个月内不受理相关保荐代表人具体负责的推荐;情节特别严重的,撤销相关人员的保荐代表人资格。其中一项包括“公开发行证券上市当年营业利润比上年下滑50%以上”。
从上述两项规定来看,营业利润同比下降50%正是一条明显的监管红线。而华友钴业2015年营业利润为3.25亿元,2014年营业利润则为2.1亿元,显然,华友钴业已经触及这一红线。
上海杰赛律师事务所王志斌律师向记者表示,根据上述规定,“保荐代表人的职责之一就是对公司经营的稳定性、独立性进行核查,但如果公司一上市就出现变脸,这就说明公司业绩可能并不像意见书中提示的那么稳定。除非确实发生了一些产业政策和产业环境的变化,否则我认为保荐人相应可能要承担未尽职调查等责任。而具体到华友钴业,钴、镍等金属价格的下跌这些客观产业环境可能会是保荐人得以免责的主要理由,但仍然还要看业绩变脸主要原因和产业链情况的因果关系,综合进行判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华友钴业IPO时的保荐人为中信证券,保荐代表人为庞雪梅、任波。不过,在去年12月,上市公司发布公告更换保荐机构及保代,中信证券未完成的对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持续督导工作由银河证券承接,保荐代表人也更换为纪荣涛、邢仁田。
对于华友钴业业绩变脸,触及监管红线的问题,记者多次拨打招股说明书上显示的中信证券电话号码,但截至记者发稿时电话未能接通。